从银幕到指尖,影院的数字化革命正在发生 | 中企辰星CinemaS2025专题论坛圆满落幕
发布日期:2025-06-13
发布者: 中企集团


6月12日,CinemaS2025上海国际电影论坛暨展览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盛大启幕。在这个汇聚全国影院行业精英的年度盛会上,中企辰星作为数字化运营的推动者和实践者,主办了以“从银幕到指尖——影院私域运营的数字化革命”为主题的专题论坛,聚焦影院私域运营的趋势、策略与实践,激发行业深度共鸣。

论坛开场,中企辰星总经理韩征以一句彼得·德鲁克的名言切入主题:“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”。但从数据来看,影院正面临“顾客正在消失”的严峻现实:2019年中国观影人次为17.3亿,而2024年降至10.1亿,五年间跌幅高达42%。当观众正在持续流失,传统以“售票”为中心的影院运营模式已难以为继,影院行业亟需寻找新的增长解决方案。
在韩征看来,影院的突围路径,已经从“卖出更多票”转向“找回更多用户”。这意味着,影院经营必须从“以交易为中心”转型升级为“以关系为中心”,通过持续连接用户、激发互动与复购,实现增长逻辑的重构。而影院私域运营,正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抓手。
基于此,他提出了影院私域的“三步法”:
触达:根据用户的价格敏感度、内容偏好、消费频次等维度,设计差异化的运营策略。比如,为价格敏感型用户推送价优活动,为亲子人群推出家庭观影套餐,为高价值会员策划多元商品组合。只有“对症下药”,才能在多元需求场景中真正找到观众。
激活:让“围观”变“下单”,让“单张票”变“卖品+权益”组合,通过“发现—登录—选品—下单—支付”这一科学转化路径提升购票转化。
留存:构建“利益+情感”双驱动成长体系,通过积分成长、周期性新增特权、外部资源联动等方式,将一次性消费者转化为影院的“超级用户”,让用户关系具备复购与裂变的潜力。
然而,真正难的,从来不是理念,而是执行。韩征指出,当前影院普遍面临“缺人”和“缺工具”的双重困境,难以支撑7×24小时高质量运转私域运营。对此,中企辰星推出业内首创的B2B2C影院私域运营模型,以产品+服务双轮驱动,将复杂的运营工作拆解为标准化、自动化的模块,显著降低落地门槛。
此外,韩征还展望了影院私域运营的未来图景:基于用户标签体系、AI智能运营、生态网络共建等技术与资源整合,影院将不止于观影空间,更有潜力成为用户生活方式的聚合平台。
作为影院数字化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,中企辰星已累计服务全国4300+影院,其中私域合作影院超过1000家,350+影院选择由辰星团队提供运营服务。在“流量”红利退潮、市场重心回归用户资产的当下,私域运营正逐步成为影院实现韧性增长的底层能力,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条从存量博弈走向长期价值经营的增长路径。

随后,中企辰星运营总监史倩茹对B2B2C影院私域运营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。在她看来,影院的核心挑战,不是“不想做私域”,而是“做不动私域”。针对“人手不足、工具缺位”两大难题,辰星以一套B2B2C私域运营模型,切入影院经营全链路,构建真正可落地、可复用的增长底座。

这套模型的底层架构,由两款核心数智化产品构成:“智能决策助手”与“影城自营小程序”,前者面向影院管理端,后者触达用户终端。两者深度打通、数据实时互通,构成闭环式的业务逻辑,从而降低影院在营销链条上的人力与技术负担。
“智能决策助手”不仅集成了影院日常经营所需的核心功能模块,如排片管理、数据分析、活动配置与物料分发,还支持活动一键上线、内容自动更新、自媒体矩阵联动发布,以及员工分销与激励追踪等智能化场景。影院只需完成授权,即可实现全流程“轻运营”,把日常繁琐任务交给系统处理。

与之配套的“影城自营小程序”,则更像是影院在用户端的“数字化服务前台”。它不仅承担购票与交易功能,更通过会员资产可视化、动态影片内容、卖品联动促销、消费券精准触达等设计,有效驱动用户活跃、提升转化效率,并在每一次到店过程中强化与用户的关系黏性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两款产品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以“数据驱动+内容赋能”的方式形成运营闭环:用户行为数据在前端实时回传至决策助手,用于支持后端的内容推送与运营策略优化;而辰星的专业运营团队,也会根据影院具体情况,定期提供活动建议、内容物料与档期运营支持,确保方案具备长期执行力与适应性。“我们不只是交付数字化工具,而是把一套完整、体系化的私域能力交到影院手中。”史倩茹强调,辰星的目标是用一整套影院私域运营解决方案,帮助影院真正“跑起来”。

论坛第三环节,中企辰星特别策划了一场以“影院私域的路径选择与落地实践”为主题的圆桌对话。来自院线集团、影投企业以及市场一线的五位嘉宾,共同围绕影院私域运营的战略认知、落地实践、用户价值挖掘与服务期待,展开深入探讨,呈现出一场具有高度行业实感的观点交锋。
褚山鑫(星光嘉映影业董事长、浙江星光影视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伙伴):
“私域流量的媒介形态持续迭代,从早期的QQ群、博客到微信朋友圈,企业必须紧跟用户习惯迁移;私域运营的核心在于“用户在哪就去哪”,本质是通过自主流量池实现商业韧性,尤其在行业寒冬期更凸显其抗风险价值。”
张慧艳(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):
“通过深耕会员体系,融合电影、演出、文创等多元业态,不断丰富用户体验,扩充流量池,并将流量沉淀为长期资产,持续释放影院私域的长期价值。”
张伦黎(未知影业副总经理):
“我们通过公域引流、线下转化和社群沉淀,将观影用户有效纳入私域。结合会员体系、活动促销和商业联盟,持续激活影迷社群,提升用户粘性与复购,实现私域运营的高效转化。”
张振宇(阳羽格影业市场总监):
“私域可以视为影院运营的新增长引擎:通过公域引流、私域沉淀,提升用户粘性与互动活跃度;以会员运营与卖品销售拓展营收场景;借助私域实现用户行为的实时反馈与运营优化;同时注重体验感提升,从系统到服务全链路优化用户感知。”
刘海宾(中企辰星产品总监):
“今天的交流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私域的重要性。虽然电影行业常被认为是“靠天吃饭”,但我更认同“小哪吒”的一句话——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。要真正实现影院的自主增长,必须具备用户触达、持续运营和用户资产管理的能力,而这正是私域的价值所在。几年前,影院私域小程序刚兴起时,大家做得都非常积极,但受疫情影响,不少影院运营人员流失,出现‘想做活动没人策划’、‘想出物料没人设计’、‘想推送不会操作’等现实问题,甚至有些影院只剩一个人在前台支撑所有日常。
针对这些难题,我们打造了这款产品,并结合中企辰星的服务团队,为影院提供从活动策划、视觉设计到系统操作的全流程支持。影院只需一键授权,我们就能协助完成活动配置与素材生成,并将活动按需上架到影院的小程序中,降低运营门槛,减轻人力负担。这只是我们搭建产品框架的第一步。

影院的银幕,是连接观众情绪的起点;而指尖的私域,是经营观众关系的延伸。在电影产业进入深度重构期的当下,影院所面临的挑战,不仅是观众回流的难题,更是如何重建用户关系、重塑经营逻辑的命题。从银幕之上的视听盛宴,到指尖之下的数智连接,影院正被重新定义。中企辰星以影院为核心场景,通过提供私域运营解决方案这条通向用户深度链接的路径,为电影行业注入新的增长动能。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赋能的落地,更是一场商业模式的重构。
未来,中企辰星将继续以产品力为基底、以运营力为支撑,赋能影院穿越周期、重塑韧性,并在数智化浪潮中,为中国电影产业探索出一条更加可持续、高质量的发展之路。


